康老师

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2016-12-02 23:28:00
相关推荐

与其浪费钱把宝宝送去早教机构学习,不如父母们自家在家手把手教,小编下面给大家讲解讲解独生子女的育儿时代:科学与时尚并存。

所谓“独带独”,是指父母是独生子女,小孩也是独生子女。时下,上海各幼儿园已陆续开学。根据某幼儿园的统计,入园新生的父母中80后所占比例已达到56%,未来三年内这个比例更可能增至80%。随着80后家长正在成为幼儿园里的主流家长群,幼儿教育进入了“独带独”时代。在这一新老更替的过程中,幼儿教育显现出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幼儿怎样教80后家长很迷惑

“从‘独生子女’到‘为人父母’,80后角色正在悄悄转变。 ”

进入“独带独”时代,80后家长在孩子教育上面临的一大困惑就是教育理念上的冲突。80后家长都十分年轻,看上去就像是小朋友的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完全不会给人明显的父母与子女间的感觉。

此外,80后家长学历普遍较高,对孩子教育常有自己的见解,但他们工作压力比较大,带孩子的时间非常少,这样新的幼儿教育问题随之而来。专家建议80后家长应定期学习先进的国际幼儿教育理念,探索该怎么更好地去和孩子相处,怎么去教育孩子。

80后家长Ada从小受过西方教育,赞赏自由开放、创造思维的西方教育模式。女儿乐乐进入幼儿园之后,她的枕边书变成了劳伦斯·科恩的《PlayfulParenting》以及阿黛尔·法伯的《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同时,她定期参加了GPST-PT 国际幼儿教师课程。学习能充分满足2-6岁的幼儿教育所需专业幼教知识,树立科学的时尚育儿知识大全 育儿理念。在她看来,育儿应当是家长和幼儿园双方的事情,缺一不可。

幼儿怎样教,幼儿教师该补课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

幼儿教学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只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化教育与培训的人员才能够胜任这项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幼儿教师角色,也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型”教师,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型”教师。

幼儿园应逐渐打破传统思维推出创新举措,比如安排灵活的接送时间、多开展亲子互动活动、举办亲子野外生存互助活动等。当然这样也就意味着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有一颗足够包容的心外,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

针对这一现状,GPST-PT国际幼儿教师认证引进国际领先的教育理念,科学有效地开发幼儿潜能。如通过引进欧美教育心理学概念——“心情教育”,让学员学会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建立成功感,从而让孩子有表达的意愿,并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这样,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再是一种痛苦。

独一代教育独二代子女遭尴尬

近来在网上引发热议的美国“虎妈”报道,让31岁的童琳陷入了沉思。她是武汉一家企业部门经理,同时也是一个3岁女孩的妈妈。

独二代”隔代教育要扬长避短

当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而立之年时,其子女相应的被称为“独二代”。对于一些平日工作繁忙的年轻父母们,通常会将“独二代”“寄存”或白天“托管”到父母家,在晚上或周末把孩子带回来。

“独二代”宝宝怎样教?

你的宝宝是独二代吗?根据独二代宝宝的具体情况,妈妈们在教育宝宝时要有特别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我们家的独二代宝宝。

有个孩子鼓足勇气告诉父母,他想出门看一下大街的景色。父母听后大声说道:“真是太可怕了,街上到处充满了恐怖,你万万去不得。”孩子说:“我一定要去!”父母说:“那你千万要多加小心啊!街上有很多坏人和汽车。”孩子穿好衣服就要出门了。父母又叮嘱道:“千万不可以东张西望,千万不可跟人讲话,千万不能要别人的东西。”孩子呆呆地望着父母,他害怕了。

有位妇女带着自己刚七岁的女儿去看医生。她向医生描述说:“我女儿生性胆小,家里一来客人她就躲起来,像见了妖魔似的。父母训斥她的声音大一点她就哭,弄得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她好像整天都在怕什么似的,她现在上学,学校离家就两条小巷,每天非要父母送,还老说我怕,我怕,。我到学校去看她,她看见我就哭。这几天,她脸色苍白,老发抖,手心出汗。问她怕什么,她又什么都不说。”

医生为女孩作了检查,告诉这位母亲,这是孩子情绪紧张造成的。孩子的身体一直处于警觉状态,只要放松了就好了,孩子的这种胆怯正是父母造成的。女孩的母亲惊讶地看着医生说:“怎么会是我们呢?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呀!”

这位母亲疼爱孩子到了极点。孩子自打生下没离开过她半步。对于孩子偶尔“越轨”的事,这位母亲总是以威胁的口吻说:“别出门,外面全是人贩子,把你抱走卖了。”“你再乱爬高,妈妈就不要你了。”“把药吃下去,要不然我把你扔到门口的垃圾箱去,让老鼠把你拖走。”孩子于是害怕出门,即便跟父母一道出门她也是胆战心惊,东躲西闪。孩子怕见生人,一有人来她便躲藏起来。

女孩的父母也是比较胆小的人。他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小事也感到紧张,母亲还特别爱大惊小怪,经常发出尖利的叫声。

当孩子该上学了,母亲像是大难临头,哭哭啼啼,忙个不停。不断对孩子说:“那条路拐弯多,别被自行车撞着了。放了学就回家,外面尽是坏娃娃,只有家里才安全。”母亲这样说会使孩子在心里形成“上学是件恐怖的事”的印象。母亲头几天把孩子送到学校,母亲一离开,孩子就哭。后来母亲觉得家离学校近,没必要送孩子上学,孩子因为胆怯就再也不愿意上学了。母亲非要逼迫她去上学,她自然连母亲也怕了。

孩子的胆怯是由于父母的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家庭环境、家庭中的人际关系造成的。遗传也有一定作用,胆小酌父亲或母亲很可能把这一特点遗传给孩子。

据统计,70%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胆怯症:害怕陌生人,遇事感到恐惧,在公共场合缺乏自信心,畏缩不前。这中间多半原因来自父母,比如向孩子灌输家里一切都好,外面什么都不好的思想;事事充当孩子的保护人:过多地向孩子宣传外面的坏人坏事;断言孩子会上当。

胆怯会给孩子的智力发展带来影响。孩子总对自己没信心,容易产生自卑感,难以找到表达自己意见的方法,小心翼翼按规矩办事,一遇困难便畏缩不前。

胆怯还会全面限制孩子跟小伙伴建立友谊,使他与同伴的关系显得紧张。孩子难以与同伴融洽相处,便产生孤独感和抑郁。胆怯使孩子对世界有恐惧感,他们最后宁愿封闭自己,也不愿与世界建立亲密的关系。胆怯使孩子的能力到限制,形成一种有缺陷的性格。胆怯的后果显然是消极的。

那么父母对孩子胆怯的态度该如何呢?

不要对孩子采取任何威胁手段,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应当向孩子说明某一事件可能的后果,但不要用后果来吓唬孩子。

不要在家里制造恐怖气氛。在孩子眼中,父母应当永远镇定自若、善于应付一切。

不要有事没事就对孩子说“你要当心”、“社会很复杂”之类的话。

有客人来访时,父母不要怯怯悔睛,说话躲躲闪闪。

放心让孩子多出门,多与人交往。

尽快消除孩子在遭受到意外时产生的恐惧感。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