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长度的测量的原理

2017-07-1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长度测量法是将被测长度与已知基准长度比较,以确定被测长度量值的方法。

长度计量的基本单位是“米”,这是18世纪末法国科学院提出的,将通过巴黎天文台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4000万分之一定义为“米”。又先后以“档案米尺”两端面间的距离和“国际基准米尺”两刻线间的距离来复现“米”的定义。

1893年开始用光波波长作为“米”定义的旁证。现行“米”的定义是1983年10月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米是“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路程的长度”,这一长度基准可以通过一些辐射波长和频率来复现,它经过一系列传递又作为检定量块和各种量具的基准。经过长度基准检定过的量块和量具即可用来测量各种形式的长度值。

长度的测量的原理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眼睛正对刻度线读数,以避免视差。

2.为防止因端头磨损而产生误差,常选择某一刻度线为测量起点,测量的长度等于被测物体的两个端点在刻度尺上的读数之差。

3. 毫米以下的数值要估读一位,估读最小刻度值的1/10。

4. 测量精度要求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可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或一张白纸的厚度。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长度的测量的原理,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