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李牧大败匈奴。读后感

2017-08-03 18:18:39
相关推荐

1.做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提高自己的职场生存能力

赵王让之,李牧如故。

王强起之,李牧曰:“必欲用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坚持自己对匈奴的策略。赵王要李牧重新出山,李牧提的也是让赵王同意继续沿用之前的策略。

李牧这么自信,这么有底气,是因为他知道,只有他总结出来的这套方法,对付匈奴这种游牧民族最有效。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带出来的团队或者做事方法也不尽相同。

李牧的方法别人就是照搬也不一定能行。所以李牧在面对流言蜚语,面对领导责备时,底气十足,最后还敢跟领导提条件。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李牧具有不可替代性,少了他,赵王对付匈奴就没有把握了。

疫情之下,如果你是一个公司不可替代的员工,你永远是那几个最后失业的人之一。

2.做事不墨守成规,懂得应变,让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

一般带兵打仗都是敌军来犯,我军打回去。而李牧根据匈奴的特点,结合边疆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敌来我躲的策略,结果就是匈奴屡次来犯,赵国却几年未曾有损失。

应该说是达到了一种最优解,不劳民伤财。

李牧正是懂得应变,不墨守成规,才总结出了一套对付匈奴的成功经验,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3.作为管理者,更需要关注最后的结果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匈奴皆以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看李牧躲着匈奴,就觉得李牧做得不好。听匈奴说李牧害怕,不敢应战听士兵们说李牧害怕匈奴,就开始责备李牧,并换掉了李牧。

他唯一没有做的是看李牧躲着匈奴的结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当他换掉李牧后,发现“岁馀,屡出战,不利,多失亡,边不得田畜”。这时候赵王才发现,李牧的做法是最优解。所以赵王回过头了只得重新启用李牧。

李牧大败匈奴。读后感

示弱于敌,趁其不备,突然攻击,穷追猛打。首先麻痹对手。能尔示之弱,远而示之近。让对方思想麻痺,防守松懈。然后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突然全力发动攻击,最后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决不会给对手重新组织兵力防守的机会,穷追猛打。力争一战解决问题。

李牧大败匈奴。读后感

秦军进攻匈奴时只能是"逐"而不能"破",汉人也说"匈奴,轻疾悍亟之兵也,至如猋风,去如收电,畜牧为业,弧弓射猎,逐兽随草,居处无常,难得而制"(《汉书韩安国传》)。

直到汉军组建了具有同等机动力的大骑兵集团,采用快速进攻、远程奔袭、连续作战、高速追击等战法,才逮住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 赵军的战术体系和秦军一样,也是以步兵为主力,战车兵为"羽翼",骑兵为"伺候",机动性远低于匈奴骑兵,无法迫使其接受会战,要想歼灭匈奴军队只能另想办法。我们可以看出,赵匈此战与一个多世纪之后的马邑之伏非常相似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