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你家宝宝是“两面派”吗

2018-11-21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4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早教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教育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小事抓起。下面小编向大家介绍下你家宝宝是“两面派”吗?,刚做父母的快来了解下吧~

宝宝为何“两面派”

其实,“两面派”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其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结果。

●不同角色的需要

在幼儿园中,宝宝所扮演的经常是父母、社会所期望他扮演的角色,比如“好孩子”“模范宝宝”“小班长”等等。这些角色,很大部分是出自成人对其行为的一种期望。在这种期望的影响下,宝宝自然而然会根据角色需要展现其最好的一面。而家中,宝宝的角色是所有大人的心肝宝贝。家人越宠溺,这种与幼儿园的角色期望相反的“真我”面貌就会表现地越淋漓尽致。

●不同环境的作用

不同环境的影响,也是造就“两面派”宝宝的重要因素。宝宝所形成的习惯,表现的行为都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宝宝在幼儿园里处于集体氛围中,为了获取老师的欢喜会表现地特别听话、懂事、勤劳,从而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被教师认可的、受到鼓励的交往习惯。但在家庭这样个体化的环境里,家庭的亲情就确立了他的特殊地位,而在这种环境中的交往习惯,也必定会和幼儿园中的大不相同。

因此,宝宝“两面派”是很自然的事情。宝宝也具有多面性,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有意或者无意地表现出个性的一面或几面。

如何面对“两面派”宝宝

“两面派”是宝宝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够理解宝宝的心理,但并不是说因为正常就可以听之任之了。如果宝宝的多面性表现得过强,长此以往本能的反应会转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甚至导致孩子成年后真正的“双重人格”和真正“两面派”的形成,那样就要追悔莫及了。那么,聪明的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去做呢?

●拒绝溺爱

无原则的“溺爱”是造就“两面派”的罪魁祸首。可别小看了宝宝的观察力,他们天生会“看人下菜碟”。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受到相应规章制度的制约,宝宝不敢为所欲为。在家里就不同了,若家人为了取悦孩子,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并总是无原则的退让,宝宝就会明白耍赖撒泼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方法,那样即使在幼儿园里表现地再乖,在家里还是会任性妄为。

●树立权威

老师在宝宝心目中是权威的象征,开始有荣辱感的宝宝都非常期待老师的认可。聪明的爸爸妈妈们也要注意在宝宝心目中树立权威。面对原则问题,要和老师一样说一不二。另外,有时也可利用老师的权威“狐假虎威”,通过老师的话来约束宝宝在家里的行为。

●家园沟通,要求一致

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强化巩固,家园要求不统一,很容易导致“两面派”现象的发生。因此,要加强与家园沟通,按照幼儿园的标准和规范在家里要求宝宝,使他感觉幼儿园和家里虽然有差别,但还是一回事。正确的在两处都正确,错误的在两处都错误。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两面性”。

●注意赏识

每个孩子都需要通过成人不断的肯定或否定来确定自己言行的对错,幼儿园的老师会通过赏识教育提醒孩子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而父母们可能会觉得宝宝做对了是应该的,不表扬,做错了是因为还小,也不批评。长此以往宝宝自然会家园两样了。因此,聪明的爸爸妈妈要注意,对宝宝的点滴进步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母亲口述:我的两面派孩子

晨晨作为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我的严厉管教下,成长得还算顺利,去年考上了重点高中,个头也快顶门框了。他性格开朗,纯真乖巧,是同学眼中的活宝,是姥姥姥爷最宠爱的小王子。

每次邻居在电梯里碰到我,聊他是唯一的话题:“你家晨晨太有礼貌了,每次见我都喊阿姨,不像三楼那小子,见谁都不搭理。你真是教子有方啊。”我心里美滋滋的,很为懂事的晨晨骄傲。但那天班主任一个电话,却让我大惊失色。

“您儿子借同学钱不还,人家父母找到学校来了。”我问借了多少,老师说五六个同学加一块有700多块钱吧。我“啊”的叫出了声:“不可能啊,我没少给他零花钱啊,姥姥也常问他需不需要钱,他说不用啊。”

老师没好气地说,他何止借钱啊,关键是赖账这点让同学家长气愤不已,趁同学不注意,他把借条上的70元改成了20元,“这是道德品质问题,真看不出他心计这么重!”

我脸蛋发烧,赶紧去学校把同学的欠款还上了。晚上,我一脸冷酷,问晨晨为什么向人借钱。我像《长江七号》里周星驰教训儿子那般重申我的家规:“你从小没爸爸,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咱们,记得不要偷、不借钱、不浪费、不撒谎,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他觉得愧对我的良苦用心,如实跟我坦白,高中学习让他压力很大,因此他只能靠玩网游减压,需要买大量游戏币,又不想为难我,只好借钱。他说除了同班同学,他还借过小学同学和几个混得颇熟的报刊亭老板的钱。

我问都还了没,他说“没有,反正拆东墙补西墙呗,用这人的钱还那人的钱”。我倒吸口凉气,没想到他的经济往来如此混乱,和我眼中那个行为端庄、做事谨慎的好儿子千差万别。我拍着桌子警告他以后不得再向人借钱了,“被人追债的日子好难熬啊,你可不要让全家人跟你一起背黑锅!”他点头称是,说不会再让我操心。

后来,我发现他两面派的事还多着呢,小小年纪,性情非常复杂,甚至是双重人格,让我很为他担心。比如有一次,我刚下楼,就听见他正跟小区的花匠调侃,一口一个“你妈的、你丫”粗言秽语,让人听了汗颜,这孩子太没家教了!

我问他,为何对楼里邻居恭敬,对花匠却不尊重?“那人是临时工,农村人,我凭什么要尊重他?”他说邻居要相处一辈子,得给对方留下好印象,有事好相求。对其他人就无所谓了。我气得无语,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就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恶俗的人生观以后怎能在复杂人潮中生存,不懂得尊重劳动者日后何以靠劳动吃饭?而他反驳我,说他天生是当老板的料,“以后别人给我打工,我不需要靠劳动挣钱。”他的歪理邪说让我脑袋短路,一时语塞。

还有一次,邻居跑来警告我,说晨晨在马路上骑车太可怕了:双手大撒把不说,还左手拿杂志看右手同时发着短信,后座沉重的书包把车子压得直摇晃,一路像演杂技般惊险。“有人亲眼看到过他拐沟里去了,爬起来时手腕上有血……”

“不可能啊”,还是难以置信,因为我每天都叮嘱晨晨要注意交通安全,不得骑快车,他答应得很痛快。而且他每天回家身上都干干净净的,满脸带笑,根本不像出过车祸。我质问他此事真伪,他坚决否认,说他是“马路绅士”,从未做过危险举动。但后来从他那断裂的车把和掉漆的车身判断,他骑车的确很疯狂,明显把我的叮嘱当成耳旁风。

我无法再平静了,那天像暴狼一样扑打他,说借人钱不还只是信用问题,但马路杂耍却是生命安危问题,“你要是敢拿命开耍,我就跟你同归于尽。”见我又喊又叫情绪激动,晨晨不停作揖讨饶,说他再不敢冒险了,让我千万别气坏身子。我气很快就消了。这孩子就这点好,一见我临近崩溃,便收敛态度,从不跟我冲突升级,比他爸强多了。

但不久,他又做了一件令我吃惊的事,让我跳得不行。那个周末,他同学过生日,他跟大家一起去吃自助餐。很晚回来后,他说自己头痛欲裂,肯定是饭店开的冷气太足,感冒了。我劝他早点休息,他却坚持复习功课,令我感动不已。

忽然,我从他外罩衣上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烟味,顿起疑心。于是,我拐弯抹角向他打听饭店的地址,第二天偷偷去探询,才了解那晚他做了什么:据说那晚去了十多个男高中生,架势跟成人似的,要了不下15瓶啤酒,还有人带了烟去。酒足饭饱后,孩子们还跑到二楼的歌厅去唱歌,甚至开玩笑说要找侍陪小姐,给小费,玩得不亦乐乎……

我听后震惊不已,万没想到我那一脸稚气、励志要考北大清华的儿子居然堕落到这个地步,早已涉足风月场,玩得花天酒地,把我当傻子一样欺骗。我再次拿拖把狠狠揍了晨晨,我父母拦着劝我:“可别把孩子打残了。”我说我宁愿养植物儿,也不愿看到我家出个流氓,那是全家最大的耻辱,我受不了别人的白眼。

为这事,我伤心了好多天,寝食难安。晨晨吓坏了,不停地向我道歉,说他只是随大流在哥们面前装装像,其实他没做任何越轨之事。可我就是不能原谅他,为他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的多面性行为感到不可理喻,更束手无策。

心理师林松解读:

母亲说“你从小没爸爸,我不想让别人看不起咱们,记得不要偷、不借钱、不浪费、不撒谎,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与爱,也能够理解母亲的焦虑与困惑。那么在妈妈邻居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怎么骤然变成当人一面被人一面的两面派?孩子的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心灵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都会有多个人格面具,大体可分为阳性人格、阴性人格,男性人格与女性人格,这些人格就如同钻石的切割面,彼此的相生或相克形成不同的组合从而衍生不同的精神结构与心理状态,在这些人格的组合中如果彼此统一,心灵的和谐度就高;反之则会造成冲突与扭曲。人格的形成的重要阶段来自于童年期到青年期,主要来自三方面能量的影响,分别是父母的人格,家族人格,及后天的社会人格,这些人格能量是家庭能量理论中孩子人格塑造的五个重要父母中的三个。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这三个父母并不统一,比如孩子接受着父亲人格中遵循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法则的影响,又接受着母亲人格中遵循仁爱本分谦让老实的法则的影响,同时孩子又在庞杂的社会信息中吸取了拜金的人格与价值影响就会造成人格的不统一,则会造成孩子拥有彼此冲突的两个或多个人格,截然不同的自我会彼此冲突,形成相对稳定的不和谐性格特点。阴影的人格是在人性中普遍存在的自发部分,他多会展现为兽性、欲望、攻击性、崇尚力量的特点,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兽性会随着人性的进化而融解更趋向于和谐与利他。如果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当,这一部分阴影人格也容易被唤醒,使孩子形成自私的阴影类人格。

通常孩子在4岁左右拥有自我角色意识知道好于不好时,就会展现出对角色的控制与描绘的欲望,比如孩子会当着老师和外人很乖做好孩子,当着父母却很淘气,这是正常的现象,但也需要父母婉转的引导让孩子知道要在家里和外边一样。孩子外面和家里很乖在背地却不乖做坏事,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警惕了,比如孩子会用表演出来的好来讨好妈妈,得到妈妈的信任,同时孩子会偷偷做妈妈不让做的事,如果家长不够细心,经常被孩子骗过就会滋长和强化孩子的这种两面人格。文章中孩子己经进入青春期而且不仅在母亲面前,在学校、在邻居间也如此,就值得母亲关注了,这表明孩子的这种倾向很有可形成我称作为“表演性假面人格”(两面人格)的不健康人格。这个给妈妈表演的习惯可能在小学甚至更早就产生了,一般这种表演与掩藏会经历被母亲忽略但逐渐积累和强化的过程。

孩子表演的假面人格的形成往往发生在“溺爱鞭策型家庭”即对孩子溺爱而且期待要求很高的家庭,以及存在家庭创伤的家庭,即在内部存在着来自父母两个不同信念系统的人格冲突,往往会自然孕育“表演性假面人格”的孩子,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父母人格或家族人格的直接传递既这种人格在父母或祖辈中存在。现在这种性格的孩子并不少见,多出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溺爱家庭,现在的年轻人把这样的男孩或男人称为腹黑男(来自于日本动漫),即表面看来老实腼腆其实有一肚子坏水的男生,他们并非坏到令人发指,只是偶尔的行为表现会出人意料,让人感觉不符合此人的外表。看字面意思的话,就是“肚子里都是黑的”。这是一句日文,原意为“ “黑暗心理的”、“伪善” “表里不一”的意思,并常常将此一面进行演技化的伪装掩盖,使人看起来总是笑意充沛,温和无害,亲切有加。在别人面前一副善样,却背后搞鬼,在历史上的阴谋家和伪君子多具备这种性格。日本漫画和动画片在学生中很流行,腹黑男腹黑女在动漫作品中多是比较酷和被描写的主角或主要配角,甚至有女生或男生还会盲目的迷恋腹黑。<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你家宝宝是“两面派”吗,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