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联合制碱法生产时的历史背景

2020-12-1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 分钟。

1937年“七七事变”后,侯德榜带领永利碱厂技术人员西迁重庆。由于当时内地盐价昂贵,用传统的苏尔维法制碱成本太高,无法维持生产。1938年初,侯德榜决定在四川建厂,生产纯碱。可是当地深井中盐卤浓度低,如用苏尔维法制碱食盐利用率仅70%.8月,侯德榜率团到柏林考察,拟买下德国人改造的察安法专利。但谈判时,德方多方习难,谈判被迫终止。侯德榜决心要走自己的路,开创制碱新路。1939年春,他在采购、通讯条件较好的香港设立实验室并深入研究了两份关于察安法的专利说明书,规划了新法制碱实验的全部内容。经过500多次循环试验,2000多个样品分析,新的工艺流程终于在1940年完成。

侯德榜的新工艺使得食盐利用率可达98%食盐中的氯不再生成无用的氯化钙,而 是制成农业用的氮肥氯化铵而且制碱与合成氨的联合,简化了生产流程,节省了设备,大大减少了投资。1941年3月,在这国难深重的时刻,人们决定将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联合制碱法生产时的历史背景,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