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心理健康: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

2021-03-31 分类:生活

TIPS:本文共有 13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好的身体离不开坚持锻炼,俗话说的好,生命在于运动,如果连运动都不会坚持,那就别想做好身边的事。给大家分享心理健康: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生活常识,大家快点看过来吧!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紧张的时候。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的生活中,会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但是研究表明,适度紧张对人体是有好处的,适度紧张有助于心理健康。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人们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对人的健康无益,因为紧张的生活会使人体内有害物质过度释放,容易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神经衰弱、溃疡病等病症的发生。尤其是患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如果精神紧张危害更大,容易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等症状。这些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据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证明,适度的紧张是保持健康的“维生素”,多不得,但也少不得。这种新的观念正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紧张,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指精神处于高度的准备状态、兴奋状态。这种状态,其实就是机体在进行一次总动员,使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有力,向大脑和各相关组织器官供给更多的营养成分。与此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也处于总动员戒备状态,使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从而有效预防各种疾病。

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紧张是指适度的紧张。医学工作者告诉我们,适度的紧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对数百名大公司的经理调查结果证明,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下的经理,其生病和生重病的机会比工作轻松的同事要少得多。

反过来看,过度的松弛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的工作节奏快一些,紧张一些反而感到精力充沛,生活也较充实;相反,如果早晨醒来,懒洋洋地不起床,起床后慢吞吞地洗漱,自己也整天提不起精神。而一些退休的职工,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生活突然变得松散后,常常比退休前易患病,身体素质也迅速下降。这些都说明,适度紧张对每个人都是十分必要的。孔子说得好:“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由此可见,人们在安排日常生活时,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宜过于松垮,应该把生活安排得充实一些,使生活的节奏适度紧张。

适度紧张可以让人精力充沛,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这对心理健康是有很多帮助的。所以我们要做到紧张适度,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延伸阅读:

生活中不能不知道的小常识

1、人体一天最佳睡眠时间:晚上10点 - 清晨6点;保持充足的睡眠对健康十分重要。

2、正确的饮食习惯: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土豪,晚上吃的像乞丐。换句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

3、人体活动应当顺应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比如夏天应当多运动、多出汗;而冬天则多休息,早睡晚起。

4、手机拨通或接听的一瞬间,辐射非常强。聪明的做法是:看到接通的提示后,才将手机放在耳边。

5、冬日的暖阳不仅补钙,而且还能加快人体各器官的血液循环。冬天阳光明媚的早晨,不妨走出室外,背对太阳,适当晒一晒。

6、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7、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心理健康:适度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