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方法

2024-02-03 分类:综合

TIPS:本文共有 27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本文是对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关于《圆柱的表面积》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图形演示和互动讨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反思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学中对于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场景的引导上还有待加强。通过对教学反思,教师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改进措施,旨在提升学生对圆柱表面积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能充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我精心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应用等教学活动,同时积极营造愉快、民主、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反思整堂课程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打破传统教学,灵活合理地重组教材

“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数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一道生活例题,分步教学。备课时,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将这些内容重新组合,合理把握教材,力争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后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了重点来教学;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多而不乱。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与教材。例题并没有专门的教学,但其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别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整个一节课,增加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合作—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1、直观演示与实际操作结合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柱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多种形式,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沿高线展开;另外实践中使所有图形进而转化为长方形。实现教材的回归,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惯穿始终。而且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公式后,安排学生强化训练:紧接着又复习圆面积公式,训练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计算所得的数据,合理自然地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实际生活问题的引导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有趣。

为了能充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我精心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应用等教学活动,同时积极营造愉快、民主、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反思整堂课程教学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一、打破传统教学,灵活合理地重组教材

“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数学内容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教材安排了一道生活例题,分步教学。备课时,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程序,将这些内容重新组合,合理把握教材,力争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后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了重点来教学;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作为重点来练习。三者有机结合、相互联系、多而不乱。教学设计和安排既源于教材,又不同与教材。例题并没有专门的教学,但其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分别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整个一节课,增加容量但又学得轻松,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本节课在教学上采用了引导—合作—引导的方法,通过教师的“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1、直观演示与实际操作结合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圆柱教具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复习圆柱体的特征,进而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意义。在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想一想,能否将这个曲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从中思考和发现它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多种形式,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沿高线展开;另外实践中使所有图形进而转化为长方形。实现教材的回归,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惯穿始终。而且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具体做法是:在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公式后,安排学生强化训练:紧接着又复习圆面积公式,训练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利用计算所得的数据,合理自然地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实际生活问题的引导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有趣。

三、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

在教学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时,我没有拘泥于教材上把侧面积转化为长方形这一思路,而是放手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猜想和实验,最终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和思考,探讨出了侧面积计算方法。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我大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测量、动手实践,使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培养了实践能力。

四、较好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本节课合理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讲练过程中,动态课件演示,并闪烁所求底面和侧面。将直接的告诉条件和问题变成动态的先后展示,不仅做到思路清、方向明,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多媒体将生活中的罐头盒、笔桶、圆柱立柱等实物“搬”到课堂,加深了学生对表面积实际计算意义的直观认识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课后拓展、知识设计联系实际。

安排有:只有侧面的圆柱形;只有一个底面的圆柱形;两个底面都有的圆柱形。设计题目的计量单位有所不同。课后习题层次加深,始终以培养学生审题习惯及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主线。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我整节课的板书安排不够合理,书写有些潦草!

二、实践操作时间安排有些急。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学生操作慢,展示推导的过程有些短促,导致个别学困生只能听听而已。

三、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所以,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小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吸取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探讨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方法,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5)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3 22:04平安顺遂[青海省网友]118.84.44.135
    听着这个话题就觉得数学很有意思,期待看到更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教学分享。
    顶3踩0
  2. 2024-02-03 21:52西河行客[海南省网友]103.239.157.176
    数学一直是我的软肋,但是对于教学方法我还是有一些想法,希望能够和老师们一起交流。
    顶4踩0
  3. 2024-02-03 21:39透明的蚂蚁仙女[湖南省网友]122.152.240.127
    我记得当年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感到很枯燥,希望老师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顶0踩0
  4. 2024-02-03 21:27╠★龍隠天涯☆╢[河南省网友]203.79.5.120
    作为家长,我觉得数学教学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期待老师们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圆柱的表面积。
    顶6踩0
  5. 2024-02-03 21:15碗里的天空[广西网友]125.93.192.123
    这个话题很有趣,我对圆柱的表面积一直感兴趣,期待能够找到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
    顶3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