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养生先养腿和脚---腿疗去脂降脂养胃

2024-07-24 23:02:12
相关推荐

 

养生先养腿和脚----腿疗去脂降脂

高血脂症莫轻视

泡腿按摩可防治

去脂降脂用腿疗

泡腿可部分替代降脂药,控制高血脂,消除高血脂带来的不适,预防并治疗高血脂引起的并发症。

1. 化痰降浊去脂。

药物:苍术30克,虎杖30克,草决明30克,泽泻30克。

将以上药煎煮半小时后,兑温水至40℃~42℃,泡洗双小腿,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泡一个月。

关于苍术,还有一个小故事。

宋代大医学家许叔微因医道高明,人们尊称他为许学士。传说许学士年轻时候非常勤奋,每天都是读书到深夜才上床睡觉。许学士有着睡前饮酒的习惯,大概是取民谚“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有以酒养生之意。

这样过了几年,他突然感到胃中咕噜作响,胁下疼痛,饮食量也减少了,而且每过十天半月还会呕吐又苦又酸的胃液。一到夏天,他的左半身就没办法出汗,只有右半身出汗。这到底是种什么怪病?许叔微百思不得其解,开始四处求治,谁知遍求名医却总不见效。他心中十分苦恼。

于是许学士摒弃了“医不自治”的信条,开始自己救治自己。他对自己的病情进行了认真分析,认为主要是由“湿阻胃”引起的。于是,他坚持“用药在精”的一贯原则,只选用苍术为主药,用苍术粉1斤、大枣15枚、生麻油半两,调制成小丸,坚持每天服用50粒。以后又逐渐增加剂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药数月后怪病逐渐减轻直至获得痊愈。

为什么一味苍术有如此效力呢?原来,许叔微平素嗜酒,伤了脾胃。脾虚不运则水湿不化,脾与胃互为表里,导致“湿阻胃”,从而出现了胃中辘辘有声、夏天左半边无汗、呕吐胃液等内湿症状。脾属土,土好暖而喜芳香。苍术气味芳香,性辛、温而味苦,归脾胃二经。许叔微辨证准确,选药精当,一味药而收神功。另外,许学士深知湿邪性黏腻而滞不易速去,所以坚持长期服药并逐渐加大剂量,才最终攻克了湿邪。

穴位:丰隆、漏谷、足三里

丰隆穴

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外踝尖上8寸。可以清胃气,化痰湿。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操作时间可以长些,5~10分钟。

漏谷穴

是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方。脾经其他部位的水湿之气向本穴会聚,并沉降于此处,经常按摩可以健脾化痰祛湿。可用拇指或中指按揉5~10分钟,以小腿发热发胀为宜。

足三里

是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外侧,髌骨外下3寸。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功效。可用指点或按揉,指点时间较短,一般1~2分钟即可;按揉可长时间操作,以局部酸胀为宜。

2. 活血行气去脂。

药物:红花30克,丹参30克,生芪30克,生山楂30克。

将以上药煎煮半小时后,兑温水至40℃~42℃,泡洗双小腿,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泡一个月。

跟我同住一个小区的李大姐,也是一位高血脂患者。她40岁出头,体形偏瘦。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向我请教高血脂的治疗方法。通过询问病情我了解到,李大姐常出现头晕、乏力的症状,除此以外月经也不太正常,月经量少、色深,还常常痛经。查看完舌脉后我诊断她为“气滞血瘀”型高血脂症。我将“活血行气去脂”法传授给她,嘱咐她自己在家坚持治疗。不到半年她就高兴地告诉我,高血脂症已经完全康复了,不仅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头晕乏力和痛经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她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了运用腿疗法调理全身机能、治疗高血脂症的信心。

穴位:血海、外丘、行间

血海穴

是足太阴脾经穴位。血指的是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海,宽阔博大。血海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位置很好找,用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

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每天上午9~11点刺激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处呈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即可。

外丘穴

是足少阳胆经穴。外,胆经之外也。丘,土丘。外丘之名意指随胆经风气上扬的脾土尘埃,由此飘扬于胆经之外。外丘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用拇指按揉即可,操作时间不宜过长,约2分钟即可。

行间穴

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行间的名字,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多用拇指或中指点按,一般3分钟即可。

 

养生先养腿和脚----腿疗养胃秘方

养胃的腿疗秘方

中医认为:胃病的病根在胃,同时涉及肝脾功能的问题。具体地说,胃病的原因有以下三类:一是脾胃虚弱,气机不利,胃失和降;二是肝郁脾虚;三是饮食停滞。

(一)健脾理气

药物:党参30克,黄精30克,茯苓30克,白术30克。

穴位:太白、梁丘、商丘。

除了这些药物,我们还可以吃点茯苓粥来帮助补脾。

穴位先讲一下太白穴。

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是足太阴脾经原穴。脾经本来就是气不足、血有余,而太白穴的蒸升之气可以较好地填补脾经经气的不足,成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所以按揉太白穴可以补益脾气,缓解胃痛。

梁丘穴

位置也好找,屈膝,位于髌骨外上缘上2寸。梁丘的名字,是指本穴的功用为约束胃经经水向下排泄。本穴物质为阴市穴下传的地部经水,到梁丘后,因本穴位于肌肉隆起处,对流来的地部经水有围堵作用,经水的传行只能是满溢越梁而过,故名梁丘。

商丘穴

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前下方一扁指的凹陷处,当舟骨结节与内踝高点连线之中点处取穴。

以上三个穴位的按揉方法基本相同,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每分钟20次左右,以微感酸麻、胀痛为宜,一日两次。

(二)疏肝安胃

药物:陈皮30克,木香30克,枳壳30克。

穴位:冲阳、大都、侠溪。

中医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纳呆倦怠、大便溏薄以及咳嗽痰多等症状。

冲阳穴

位于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是胃经原穴。

大都穴

隶属足太阴脾经,位置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半个扁指的赤白肉际凹陷处。该穴名意指脾经的气血物质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隐白穴传来的升发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如都市之物质聚散,故名。

侠溪穴

位于人体的足背外侧,当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以上三个穴位的按揉方法基本相同,每个穴位按揉3~5分钟,每分钟20次左右,以微感酸麻、胀痛为宜,一日两次。

很多人精神一紧张马上就会胃疼,这时候就可以揉按外关和条口两个穴位,对治疗胃痛也有不错的效果。另外疏肝还有一种良药,就是调节好我们自己的情绪。

这里教你一招,在家里可以简单做腿疗,减少胃病的发作。

药物:陈皮30克,生姜30克。

注意事项:

1.水温不宜过高,一般以40℃左右为宜。

2.泡脚时间不宜太长,最多半个小时,老年人更是如此。

3.最好用有一定高度的平底木桶,使水深浸没至小腿。

4.可在泡脚的同时按摩太白穴,也可以在泡后单独按摩。

下面再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按摩方法:

腿浴泡洗后按揉隐白穴见上有图。(隐白穴位于大脚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左右隐白穴各按揉5分钟,对于胃病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按摩穴位,缓解胃部不适

足三里穴

适宜症状: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痛;精神紧张、压力大引起的神经性胃痛;受到寒冷刺激引发的胃痛。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着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该穴。

方法:用大拇指进行垂直按压后再放松,每次5秒钟,连续数次,直到症状缓解为止。

中脘穴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胃病及十二指肠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下垂等。对缓解胃痛和治疗消化不良尤其有效。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方法: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注意手下与皮肤之间不要出现摩擦,即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的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为佳。操作可不分时间地点,但以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疼痛和恶心。

天枢穴

适宜症状:消化不良、恶心想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位置: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

方法: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

摩腹疗法

采用坐或卧式,双手叠掌置脐下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按摩,约3~5分钟,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7-24 23:44一字一心语,一笔一哀叹[内蒙古网友]43.243.24.126
    腿疗去脂降脂?这是怎么回事?听起来很有趣!
    顶2踩0
  2. 2024-07-24 23:33紫薰冰衣梦[安徽省网友]203.57.123.245
    养腿养脚很重要,对健康有很大帮助!
    顶8踩0
  3. 2024-07-24 23:23芥子[四川省网友]103.21.241.86
    腿疗是什么?听起来很神奇的样子!
    顶0踩0
  4. 2024-07-24 23:12那年那时[上海市网友]103.54.10.202
    腿疗真的有效吗?有人试过吗?
    顶2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