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悟石养生】五白清补 养生之道

2024-08-10 23:35:14
相关推荐

小 编 导 读

如果说“经方”是现在中医圈的当红主角,那么张仲景的方子绝对是主角中的主角。随着大家对仲景经方的深入研究,发现除了药物配伍上的深思熟虑,区别相似药物进行的精细选择更体现出仲景经方的妙处。

腹水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状,不仅影响活动能力,而且还会造成食欲减退、腹胀等。对于这类腹水,中药外治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一些医院推出的“院内制剂”,安全有效、普适性高,但可惜只在特定医院才能买到。

今天,就从张仲景常用的5种苦味药入手,为大家“揭秘”5种临床一线常用的外治药物配方一起学习下如何更加精准地遣方用药,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医生和患者。!

柴胡

柴胡的用药部位为地下根,质地非常柔软疏松,重量很轻;柴胡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很远就可以闻到,口尝之味微苦,从这些特性而言,柴胡当为天气多而地气少,其味苦。《本经》记载柴胡苦、平,为中品药,亦可说明柴胡天气多而地气少。与同是中品药且味苦的麻黄相比,柴胡用的是地下根,麻黄用的是地上部分,麻黄能使体表的气快速向内运行而又运行得不深,从而缓解肌表的郁滞;柴胡能够使内里的气向内运行,但不致泻下,故柴胡可推陈致新,可以用来条达内里郁滞之气,使郁滞之气得以疏导且不伤气。治疗少阳病内里郁滞的小柴胡汤君药就是柴胡,就是取其疏导气而不泻实的特点;少阴病中因内里郁滞导致气不达四末,所选方剂四逆散亦是取其通郁滞的作用。

柴胡既然苦味,向内推陈致新,何以后人反谓其升提阳气?其原理亦为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没有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若病人少阳郁滞,气血郁而不能上达头目,则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等头目症状,服用柴胡后郁滞之气血得以通达,诸头目症状缓解,头目清醒,后世医家就认为此为柴胡使阳气升提的表现。事实上非柴胡能使气血上升,而是人体之郁滞去掉后气血自然通达之效。还有很多医生听病人说心情不好,就用柴胡疏肝解郁,其实这种思维本身就是错的,即使用后世的辨证方法来看心情不好也未必都是肝气郁结所致。虽然临床验证很多心情不好的病人的病机是内里郁滞,需要用小柴胡汤,但是还有很多并非是内里郁滞引起的,即使是内里郁滞也未必都是柴胡的适应证。临床常见很多病人生气后表现为乏力、纳差、腹痛等太阴病象,亦有病人生气后表现为四肢厥逆等厥阴病象,因此运用柴胡还是以辨证为主,以不失阴阳为要。

我临床用仲景方中的术均用生白术。白术药用为地下根茎,质地结实沉重,香气较大,尝之苦涩味大,可知白术地气多而天气亦多,然以地气多为主,偏于养命。《本经》记载术气味苦、温,为上品药,苦则使气向内运行,温则使气偏躁动,然上品药地气多,故而术能温煦着气并使气向内运行,不至使气动得过快,亦不致泻下。

术是非常好的温和之品,既温又和,需要以温药和之的水饮病,用之最宜。张仲景用术通过不同的配伍可以温化全身各处的水饮,水饮在表可配麻黄之属,如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等;水饮在四肢可配桂枝、附子之属,如桂枝芍药知母汤、白术附子汤等;水饮在内里可配桂枝、茯苓之属,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等。

现在临床常用的炒白术,是将生白术用麸炒,炒至表面发黄,药物炒制的过程是通过高温散掉药物的部分气,减少药物的天气,因此炒白术比生白术天气部分更少,更静,偏于补益,且炒后的白术味由苦变为焦苦,如此则药物的作用就发生了变化,味苦则向内,天气小则安静,能使气向内而固涩,能收涩住人体向外消耗的气,配伍甘味药,可治疗虚劳病。后世常用的四君子汤即是治疗虚劳的佳品,整方苦甘而温,我临床验之此方能收涩外耗的气,可使气充实并回到内里,治疗内里的虚寒,因此绝不可视其方平和而认为此方弱,只要辨证正确此方多出奇效。如果是阳明实热的气外耗则断不可用炒白术,炒白术不仅不能收涩住气,反倒由于收涩不住而使气过度暴出。

关于争议颇大的苍术与白术之分,我们通过性状来看两药差异不大,苍术较白术质轻,质地亦较白术疏松,苍术所散发的香气也较白术大,故而苍术的天气较白术多,而白术的地气较苍术多,因此后人多说苍术动而白术静,动静是相对而言。我于临床验之,生苍术动性远强于白术,非常燥烈,且不柔和,当为中品药,麸炒苍术动性稍小,但仍然比生白术动性大,有很强的温化水饮之功。

黄芩、黄连、黄柏

通过分析张仲景对这三味药的运用,我们便可管窥张仲景用药精细之一斑。张仲景有黄芩、黄连同用,如泻心汤、葛根芩连汤、黄连阿胶汤等;有黄连、黄柏同用,如乌梅丸、白头翁汤等;有各药单独运用,却从未出现三个药同时运用。张仲景精细地区分了这三味药的适应证,只有建立在对每一味药的气味精准的把握下,才能用药少而效力宏。

黄连,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质量稍重,味极苦,其气稍香,由此可见黄连所含地气重而天气轻,其性静。《本经》记载黄连气味苦、寒,为上品药。故黄连只有苦之味,却没有苦下之气,苦则向内,寒则凝,单用黄连能使气向内,却同时使气宁静,如寒冰一样可以冷凝内里的热气或热结。

黄芩,药用部位为地下根,质量轻(家种的黄芩质量稍重),味稍苦,其气闻之微,由此可知黄芩所含天地之气都稍多,天气稍多于地气,其性动。《本经》记载黄芩气味苦、平,为中品药。苦则下,又为中品,性动,故黄芩可使气向下行,并微泄气,其药用为根,作用偏里,单用能泻掉内里郁滞之气,若与黄连同用则可微泻内里的热气或热结,但厥阴病的内热不可泻,故厥阴病用黄芩需谨慎。

黄柏,药用部位为地上树皮,质量轻,味稍苦,凡是地上部分天气均多,由此可知黄柏所含天地之气都稍多,天气稍多于地气。《本经》记载黄柏气味苦、寒,为中品药。苦则向内,寒则凝,黄柏能使气向内运行,并使躁动的气凝住,为中品则向内之力较强。黄柏为地上树皮,故其并无泻下之功,只是使向外躁动的气向内行,却不会泻下而损伤气。后世医家对尺脉虚而寸脉大的病人多认为是虚火上炎或相火妄动,此时不可用苦寒直折的清火,只可用黄柏引火归原,代表方便是知柏地黄丸、封髓丹等。张仲景在厥阴病的内热中多用此药,尤其是配伍黄连,增加了其寒凝的效果,却不泄气。从动性上看,黄芩、黄柏能使气动为中品药,黄连则静为上品药;从是否泄气上看,黄连、黄柏不泻,黄芩微泄气。

恶性胸腹水在中医学中属于“痰饮”“鼓胀”的范畴。腹水本质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相杂的病证,其本虚是肺、脾、肝、肾的亏虚;标实是湿浊、痰饮、瘀血内停。故治以益气活血,渗湿利水。

实脾消水膏(消水Ⅱ号)

01药物组成

黄芪、牵牛子、猪苓、桃仁、薏米、冰片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治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研究)

02适应证

恶性腹腔积液

03使用方法

(1)器械准备:电子天平1台、自来水(常温)足量、无菌塑料药盒若干(痰盒大小)、9cm×12cm无纺膏药布数张、苯海拉明霜1盒、75%医用酒精100mL、中药配方颗粒、量筒1个(50mL)、大烧杯1个、玻璃棒1支、玻璃吸管、棉签1包。

(2)药物配制:用天平分别称取上述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各5g,共计30g,置入药盒中。用量筒量取常温自来水7mL,倒入药盒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至均匀糊状。称取冰片10g,将其溶入75%医用酒精内,搅拌至充分溶解,作为透皮剂备用。用玻璃吸管吸取已配置的冰片溶液2mL,滴入上述药盒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并调成膏状。此时实脾消水膏制作已完成,其颜色为棕褐色,呈膏状,气味稍带芳香。

(3)操作方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局部皮肤消洁消毒,并注意保暖。取实脾消水膏约15g,均匀纳于大小约9cm×12cm的无纺膏药布内,厚度约为5mm。将上述无纺膏药布贴于恶性积液在体表的投射区域,轻压边缘,使其与患者皮肤充分粘贴,增加皮肤的水合程度,促进药物吸收。根据腹腔积液的分度标准,少量腹腔积液贴1贴即可,中量或者大量腹腔积液贴2贴。

用药时间及疗程:每日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①用药位置的选择:恶性积液在体表投射区域。②患者体位多为卧位时通常贴于患侧之两侧,侧卧位时可将药贴敷于患侧积液最低点处。换药前,用药局部休息1~2小时,并用清洁温水擦拭,以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

04注意事项

皮肤过敏者慎用。

药灸神阙穴

01药物组成

烧干蟾50g,黄芪120g,老鹤草60g,附子30g,细辛30g,川椒目90g,牵牛子30g,大戟30g,五倍子20g,阿胶40g,冰片2g。(中日友好医院)

02适应证

恶性腹腔积液。

03使用方法

将烧干蟾、黄芪、老鹤草、附子、细辛、川椒目、牵牛子、大戟、五倍子等药水煎去渣2次,合对浓煎成稠糊状,再加阿胶烊化,待冷却后放冰片。每次取3g,敷于神阙穴上,再置刺有小孔的生姜片,后将适量艾绒置于姜片上,点燃灸之。第一次灸2小时,第二次以后每次灸1小时,灸后将药留在神阙穴,外敷塑料薄膜,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患者不能自行操作,必须有助手或医者协助,以防烫伤,局部热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过热则换姜片,如此反复操作。据情况适当给予利尿剂及补充白蛋白。

04

注意事项

避免烫伤,出现过敏时停用并对症处理。

自拟消水膏

01药物组成

大黄10g,甘遂6g,黄芪50g,附子15g,桂枝15g,细辛10g,川椒目10g,牵牛子15g,龙葵15g。(湖北省黄石市四医院内科)

02适应证

恶性腹腔积液。

03使用方法

上述药物水煎,去渣2次,浓缩后酌加赋型剂,装入200mL瓶内封口,消毒灭菌。洗净患者腹壁,将消水膏涂于腹壁皮肤,厚1~2mm,覆盖薄塑料纸或纱布,使药液保持潮湿状态。涂药范围为上至剑突下,下至脐下10cm,两侧至腋中线。外用药汁,每日更换1次,连用15天,记录疗效。

04注意事项

对肝内有巨大肿块可能发生破裂者,涂药时应避开相应部位皮肤。

增效脐贴膏

01药物组成

主要由黄芪、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赤芍、三七、生晒参、防己等组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医院)

02适应证

胃癌、肠癌合并腹水。

03

使用方法

上述药物制成膏药,外贴于肚脐,每日1贴,7日1个疗程。该药无皮肤刺激,患者使用后,10分钟即感到肠蠕动并有排尿现象。

活血利水方敷贴神阙穴

01药物组成

甘遂、木香、桂枝、槟榔、黑丑、巴豆、芒硝(另包)、生大蒜、老陈醋等。(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02

适应证

恶性腹腔积液。

03使用方法

先用醋少许消毒皮肤及防止皮肤受损,取药末30g,用50~70℃热水调成糊状后,再加捣碎的大蒜两瓣调匀,最后加捣碎的芒硝5g混匀,用棉纸包药敷贴神阙穴(适温),再用10cm×12cm的3M胶布固定,24小时更换1次,连续用药14天。

除了腹水之外,中医外治法对于肿瘤引起的胸水、放化疗不良反应,乃至肿瘤疾病本身,都有着一定疗效。

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由于正气已虚,患者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

秋季养生如何吃

深秋养生如何补?答案是清补。

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润燥、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

众所周知,秋季应该补肺,白色入肺,所以秋天应该多食用白色的食物,才能达到“补肺气”的功效。

白色食物偏凉,但一般体质都可以食用。深秋季节,阳气进一步回收,再加上此时往往摄入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内火,所以可使用白色食物稍作清热。

不过脾胃虚寒且无内热的人需适当减少食用的量。

1.白菜

俗话说:“霜降百草枯”,但经历严霜之后,一些菜不仅不枯萎,反而变得清甜可口。白菜就是其中一种。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又名菘菜,味甘,性平。可以消痰,利小便,止咳嗽,清肺热,是清补的佳品。

冬菇板栗烧白菜

清肺热 健脾胃

材料:

鲜栗子3两、香菇6颗、白菜7两

做法:

板栗去掉壳和皮后,切成两半;香菇去掉蒂部用水泡软;

油烧热后,把板栗放锅里爆炒几下,再把香菇放进一同炒,加点生抽,少许盐和糖和2碗水,然后盖上锅盖焖15分钟;

等板栗焖后,汁也收得差不多了,往锅里再倒点油,把切成小块的大白菜放进同炒(先放梗,后放叶),如果汁太少就留点水,等白菜快熟的时候,再加一点点盐即可上碟。

2.莲藕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中医认为,莲藕有补血、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吃莲藕能凉血散瘀,熟吃更能补心益肾,滋阴养血,强壮筋骨。而莲藕粉更能消食止泻,最适合在秋季食用。

鲜藕茶

润肺滋阴

材料:鲜藕50克、水1碗半、麦芽糖适量。

做法:鲜藕切片后放入锅中,加水1碗半小火煮至1碗,再加入适量麦芽糖拌匀,放凉后即可当茶饮用,有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的效用。

自制藕粉粥

滋阴养血

材料:葡萄干、熟芝麻、山楂、花生碎等。

方法:首先将藕粉放入适量纯净水搅匀,再冲入95度的开水,将藕粉冲好。

再将准备好的葡萄干等加入藕粉中,慢慢搅拌即可食用。

3.银耳

着有《本草诗解药性注》的清代学者张仁安称其“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

银耳以其色白如银,形如人耳得名,又有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别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恢复疲劳等功能。

银百秋梨羹

滋阴润燥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效:清热、滋阴润燥,对黄鼻涕黄痰的热咳患者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鼻涕和痰比较清稀的咳嗽、阳虚体质的人则不适宜。

4.山药

山药“色白人肺,味甘人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能滋阴又能利湿,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山药又名薯蓣,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属补气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不寒不燥。因此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食用。但因为有收涩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便秘的人。

山药之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怀山药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健脾山药小饼

健脾养胃易吸收

材料:山药粉、面粉、鸡蛋、麦芽糖、酵母

1、将山药粉,面粉,鸡蛋,麦芽糖以及酵母放入盆中。

2、将原材料充分搅拌,用模具印成心形。

3、醒发半个小时左右,发至两倍大。

4、不粘平底锅小火烙至两面上色,如果温度太高撒点水也是可以的。

5.白扁豆

白扁豆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食物,性平味甘,吃起来微甜,有句话叫“脾得香而能舒”,在众多健脾化湿的方法中,有一种是通过芳香燥湿来达到的,就是说气味芬芳、性偏温燥的食物可以化湿。

白扁豆的芳香气味可以令脾气舒张运转,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此外,白扁豆的外形酷似我们的胃,按照以形补形的原理,多食对我们脾胃能起到养护作用。白扁豆和其他豆类一样,形状也接近我们的肾,因此可以补肾,对肾气不足的人群会有作用。

白扁豆粥

补益脾胃

材料: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大米60克。

方法:三者同以水淘洗干净,一同下锅熬粥,煮粥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能:补益脾胃、和中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夏暑食欲不佳、口中粘腻等。

欢迎加入悟石书院书画联盟平台!

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

如觉文章不错,转发给更多朋友,传递咱的中国立场。

©版权声明

内容来源于悟石书院,图片来源于文人空间,中科国腾编辑,版权归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中科国腾微信号:casgtvac

阅读剩余内容
悟石 养生 清补 不妨 试试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8-10 23:48ヤ依纞╄→伱[江苏省网友]43.225.253.213
    悟石养生的产品一直很值得信赖,期待更多养生之道的分享!
    顶2踩0
  2. 2024-08-10 23:411424780488[北京市网友]175.149.34.165
    五白清补是我家的必备养生品,真的感觉身体状态好了很多,推荐给大家!
    顶22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