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南宋诗人林升的诗歌:从题临安邸到苟安的标志

2024-01-29 分类:热点

TIPS:本文共有 10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林升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婉丽、含蓄典雅而著称。其中,他的《题临安邸》是一首代表作,描绘了临安城市的风光和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首诗展现了林升对家园的深情眷恋和对故乡风光的热爱,描绘了一幅美丽壮丽的画卷。成了南宋苟安的标志指的是林升的诗作成为了南宋文化中苟安地方的象征,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对家乡的情感,也展示了对社会风貌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因而成为了南宋时期文学的一大亮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代: 林升《题临安邸》

诗歌不同于文章,在于诗歌易传唱。几句话语,则有无尽的含义。意思幽隐,却可以有无数种解读。览之者,各能有其心得感悟。随着不断地被传播与解读,则诗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诗人写诗时的初衷。林升在客舍墙壁上题这首诗,是出于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讽喻。随着这首诗的传播,则成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符号。此诗是林升一人的心声,也是当时大多数士人的心声。诗一出,则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成了脍炙人口的佳作,并流传至今。

此诗,直接大胆讽刺当时的南宋朝廷。题这样的诗在墙壁上,需要莫大勇气。林升必然是一个大无畏,且有爱国热忱的人。诗中有怨怒,有愤激,也有忧国忧民之心在其中。诗人何尝愿意出言讽刺呢?不过是恨其不争而。诗人也想着朝廷能够奋发图强,恢复河山。渴望见其好,不愿见其败。但是其所作所为,真的令人失望透顶。这样荒淫无道,贪图享乐的朝廷,焉能不败?出于愤激,所以作这首诗,并且写在大庭广众面前,让更多人看到,也表明诗人心中愤恨之深。

西湖虽美,岂是享乐之地?杭州虽好,须念旧日邦畿。自古及今,渡江南来,偏安一隅者,有长存者乎?杜牧《阿房宫赋》云:“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南宋不鉴于古,后来被元所灭,逼于海隅,寸土不存,不亦宜乎?南宋如此,南明亦如此。“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南明之悼歌,正与南宋之悼歌同谱同调。

然志士徒愤恨于心,统治者依然我行我素。无能无力,无可奈何。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直恨不能把其手而教之也。彻底失望,而后浩叹:“不可喻也,不可教也,其亡可待也。”

林升此诗,在其时是讽喻,宋之亡后,则是教训。宏盛幻影,倏忽幻灭。纵是当时的朝廷亦未必不知,其所为其后必亡,然而依然没有远志,贪图享乐。忙于建造歌舞楼台,把杭州打造成一个安乐窝。沉迷于虚幻的繁华之中,苟起偷安,得过且过。枉费了许多人为之揪心,为之筹谋,花费许多心血,不惜付出生命,终不能挽救其至根的腐朽。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南宋诗人林升的诗歌:从题临安邸到苟安的标志,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1-29 09:18四眼钢牙哥[上海市网友]203.29.90.22
    林升的诗歌深沉内涵,每一句都带有深刻的思考,读来让人不禁沉浸其中,陶醉其中。
    顶3踩0
  2. 2024-01-29 08:51花香忆。梦里花落知多少[安徽省网友]111.68.70.2
    这首诗真是让人感叹南宋诗人的才华,林升的诗歌总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顶8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