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

《琵琶行》小序翻译及注释

2017-12-2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2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篇以琵琶女为主角的故事,反映了唐朝社会中文化的发展、官场的黑暗以及人性的复杂。下面我们来认真解读一下这篇文学名篇。

琵琶行 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白居易没有写标题,只是第一句写出了故事的主角——琵琶女。据说,他临死前写下的遗言是:“七十二家房,没有一家念《琵琶行》的不肃然起敬。”我们今天再来重温这首流传了千年的古诗,深入探究其中潜藏的意涵。

秦皇岛通州拐湾儿,西出阳关无故人。未到千秋万岁后,空忆报国家恩。一路行来山水翠,处处闻啼鸟。泪落尊前,常盼灯前影莫徘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姑苏台上,月色如银。鳞甲缸空,伤心不改初衷。年年岁岁望江楼,但见潮平两岸阔。心悦君兮,愿得一人心。白居易写的第一个场景是秦皇岛通州的拐湾儿,描述的是琵琶女离开都城长安的情景。这里所谓的“阳关”指的是长安城外的那个山口。句中出现的“空忆报国家恩”是说琵琶女是曾经的宫女,出于对国家的感激之情而长久以来忆念革命先辈的事迹。

第二场景中,白居易写出的是江南的一片美景,只是琵琶女不会欣赏。在地方上她没有落脚之处,前途渺茫,只得背着琵琶寄身于三帆镇。她怀念自己的家乡和前一个主人。但是又不能回去,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桃花上。桃花与人面相映,用象征手法来深刻表达琵琶女内心的矛盾和压抑。她唯一能够信任的就是琵琶,每当她弹琴时,就好像与琴声相混合,她变身了琵琶,成为琴声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这种感情是她与生俱来的,是无处获得的东西。

第三场景写的是苏州的洛阳桥旁,这是白居易自己最爱的地方。这里是江南的名胜,刘禹锡曾说:“姑苏台上看吴江,水色西湖好于州。”相传,白居易在这里每次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上官婉儿。在这里,琵琶女她已经忘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弹琴的苦行僧。

琴声伴随琵琶女度过了她的余生,最后也只剩下了琵琶,人已经去了,而琵琶的声音也在空气中渐渐熄灭,留下的是一片沉静的世界。注释:1、鳞甲缸:指古代汉人仪仗中用以吊架鳞甲的预备缸。2、江楼:指江南地方的高楼。3、姑苏台:是苏州著名的外称,苏州又称“吴中”,正是因为它位于吴中地区的中央,所以就有了“中台”的意思。4、洛阳桥:位于苏州市内苏州博物馆附近,全长183米,是苏州十大古桥之一。5、弹琴的苦行僧:因为往往是在禅林中演出,与僧人有关,所以就有了所谓的“苦行”。6、上官婉儿:据《金瓶梅》记载,元朝时期,宋徽宗幼子赵昀作的一首《青玉案·曲》中“上官婉儿无人省,珠帘深下自生春”一句,形象地描写了上官婉儿的美貌和孤独。上官婉儿是从长安到汴京的皇家公主,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十二月一日病逝余杭西湖西山梅屋。

通过对《琵琶行》的解读,我们对白居易的文学造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唐代文化的魅力。这篇文章流传千年,可见它所表达的深邃情感、人文精神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肯定。盼望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忘初心,忠诚坚持自己的信念,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

小编精心整理的这篇内容:《琵琶行》小序翻译及注释,如果你看到此处请一定要收藏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2-15 19:30【背着书包上学堂】[火星网友]202.20.87.70
    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呈现了这篇经典的中文诗歌。
    顶0踩0
  2. 2020-12-16 19:31金.寿[贵州省网友]202.43.79.171
    看完这篇小序,我更加喜欢《琵琶行》这首诗了。
    顶0踩0
  3. 2019-12-18 19:32Di、调是一种美[上海市网友]14.192.76.251
    作者的注释很细致,内容也很丰富,让我收获颇丰。
    顶0踩0
  4. 2018-12-19 19:32海不扬波[广西网友]43.227.28.46
    这篇小序翻译得真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琵琶行。
    顶0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